近日,2019中國廣州國際投資年會之廣梅產業園專題分會在廣州白云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張碩輔,廣州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潘建國專程到會場視察指導,并與部分參會嘉賓交流。張碩輔書記勉勵廣梅產業園和與會企業緊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充分發揮創新引領作用,讓脫貧攻堅插上科技的翅膀,在著力推動蘇區梅州綠色發展、脫貧奔小康方面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年會期間,廣州南粵基金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南粵基金”)董事長林濤發表主旨演講,并代表南粵基金與廣梅產業園、八九八創新空間(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八九八創新空間”)簽署綠色交易平臺合作協議,聯手整合各方平臺優勢和獨特資源,持續為園區聚集和吸納創新要素和資源,為園區提供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的優質綜合金融服務,高水平、高標準、高質量建設廣梅產業園,探索對口幫扶、產業共建的“廣梅”新樣板。

       做好頂層設計打造廣梅綠創谷

  根據合作協議,南粵基金、八九八創新空間同產業園管委會一道,深度挖掘園區亮點和潛力,打造差異化空間定位。其目標定位是將廣梅產業園打造成為梅州新經濟發展的物理驅動器,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聚集的重要核心和未來城市發展的重要區域,承載新經濟發展的各項業態和功能。

  為此,南粵基金與八九八創新空間聯合成立南粵898空間管理有限公司(簡稱“南粵898”),將廣梅產業園綠色創新中心打造成為園區的核心區域和重要引擎,進一步提高戰略定位、創新引導政策、升級服務設施、豐富運營手段,利用雙重疊加的政策優勢、三省通衢的區位優勢和生態優越的資源優勢,加以專業化的產業園區運營和綜合金融服務,站在新時代、新規劃、新周期的發軔原點,升級迭代為“廣梅綠色創新谷”,為廣梅產業園的發展增添新動能。

  同時,南粵898將充分利用廣州、梅州兩地創新優勢,結合客家文化、僑鄉文化、梅州文化進行頂層設計和規劃,引進和培育綠色創新產業、互聯網新興產業、金融產業、智能智造產業、文化培訓產業等新興業態,使其形成具有梅州文化特色、傳承紅色基因的國家級綠色創新小鎮。

  聚焦產業先行探索“產業+基金”運作模式

  精準扶貧,產業先行。產業扶貧是開發式扶貧的核心內容。

  南粵基金探索建立的對口幫扶新模式下,產業先行并不是傳統的落后產業轉移,更不是污染企業轉移,而是推動同一產業、同一企業在廣州、梅州兩地的整體布局、一體發展,打造跨區域產業鏈,形成同一水平、優勢互補的區域產業分工合作格局。

  推動廣梅產業園的產業先行,南粵基金重點運用資本運作和資源整合的平臺作用,探索“產業+基金”的創新模式,即產業投資由點對點、對項目的投資,逐漸轉移到了產業鏈,導入和培育龍頭企業和產業,發揮聯動效應和產業集群效應,整合產業鏈和供應鏈,使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像緊緊咬合的齒輪一樣,滾動循環,形成一個有效的生態鏈。通過產業先行的示范帶動夯實發展基礎,走出一條可復制、可推廣、可持續的產融結合的精準扶貧新路子。

  創新運營機制強化生態體系支撐

  產業園區是產業先行的重要平臺和產業項目建設的主陣地,是創業創新創造的主戰場,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傳統產業園區受區位等因素制約,存在服務手段較為落后、產業政策與服務覆蓋度不高、入園企業主體相對孤立、大數據和區塊鏈等新技術應用較弱等弊端。

  作為政府創新型投融資平臺,南粵基金在促進政企間溝通方面具有先天優勢。根據規劃,南粵基金嘗試在廣梅產業園建立“政府+專業公司”的市場化運營機制,完善硬軟件環境,為入駐企業提供投資便利化、服務集成化、營商低成本的創業創新服務。

  同時,通過“四步走”在廣梅產業園打造矩陣式服務體系和產業生態圈:第一步是充分運用互聯網+,創建全國領先的產業數字聚集服務體系、云計算和大數據平臺;第二步是以發展符合梅州稟賦和廣州優勢的龍頭產業,優化園區產業結構,重新組織產業鏈、物流運輸等配套服務;第三步是統一廣梅產業園數字工作平臺,打通空間信息孤島,整合園區各企業業務流程,提高業務執行效率,大幅提高產業企業經營效率;最后一步是形成產業互聯網的區域實踐新標準,實現產業互聯和交易模式創新。

  對口幫扶,南粵情深。南粵基金將深入實施產業幫扶,發揮國企優勢,帶動產業共建,增強內生動力,推進廣梅產業園做優做強。廣梅產業園扶貧協作探索的創新模式必將取得豐碩成果,為粵東西北脫貧攻堅和振興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注入強勁動力。

廣東事大小,粵睇粵有料!歡迎關注就愛廣東(gds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