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廣州進入市“兩會”時間。黨的十九大后首個地方兩會,正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重大歷史節點,各地如何明確發展目標,規劃發展路徑備受關注。1月11日,廣州宣布2017年GDP總量突破2萬億元。
廣州市人大代表、廣州南粵基金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濤
當天,廣州市人大代表、廣州南粵基金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濤接受鳳凰周刊記者、鳳凰網廣東專訪時指出,“GDP進入2萬億元,是城市實力上升到全球城市能級的標志。廣州要以紐約、東京、倫敦等作為對標并追趕的城市,成為參與國際競爭的主力軍。
廣州要在國際競爭中成為主力軍
據了解,廣州成為繼北上深之后,中國第四個GDP邁入2萬億元階梯的城市。數據顯示,上海和北京、深圳分別于2012年、2014年和2016年實現GDP突破2萬億元。廣州作為后起之秀,2017年發展動能轉換成效明顯,2017年預計全年地區生產總值達2.15萬億元。
“廣州完全具備打造國際一流城市的底氣和條件。”林濤指出,GDP進入2萬億元,是城市實力上升到全球城市能級的標志,意味著廣州的經濟實力已經躍升到足以和一些國家、地區、城市等經濟體相比肩的階段,處于和新加坡、以色列、香港等3000億美元經濟體并駕齊驅的階段。廣州要追趕全球頂尖城市,以紐約、東京、倫敦等作為未來追趕的目標。
當前,廣州已經形成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作為外貿、吸收外資和對外投資的門戶城市,廣州正激發開放型經濟新活力。林濤表示,廣州應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對外經貿向更高層次躍升,廣州應在國際競爭中成為主力軍。
創新應成為廣州發展第一動力
2017年12月,全球《財富》論壇在廣州舉行,152家世界500強企業、超過1000名中外各界代表出席,參會500強企業數量及CEO數量均突破歷年之最。廣州再一次站上了全球舞臺,開放、創新的發展新格局聚焦世界主流媒體的鏡頭。
“《財富》全球論壇選擇在廣州召開,本身就說明全球的投資人、商界的領袖對廣州感興趣、有信心。”林濤說。廣州也借著財富論壇機會,向全球展示了城市形象和營商環境。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世界500強企業在廣州新增109個投資項目,累計共921個項目在廣州投資。
圖為廣州空港經濟區機場效果圖
林濤認為,《財富》論壇推動廣州發展迎來新格局,廣州將進一步呈現樞紐國際化、產業國際化及平臺國際化等特征。一方面,廣州在地理上位于門戶樞紐的位置,形成交通樞紐國際化具有獨特的優勢。廣州海陸空鐵齊備,廣州中心城區、國際航空樞紐、高鐵、地鐵多方聯動,成系統、成網絡與國際互聯互通,交通、通信樞紐地位突出。此外,廣州又是“千年商都”和重要的外貿口岸,國際商貿中心地位較為突出,成功構建了輻射全球的商貿網絡。隨著粵港澳大灣區概念的深化,“一帶一路”重大倡議的落實,城市軌道網絡的全面布局,廣州第二國際機場建設等事件,都彰顯了廣州城市發展模式全球化戰略的新格局。
另一方面,廣州各區抓住打造世界灣區這一契機,出臺各項優惠政策,搶占新一輪產業革命制高點,高端產業集群發展、國際化發展正成為打造世界城市的強勁動能。同時,服務產業發展平臺也在積極對接國際,利用國際資源開展合作。
履行代表職能 助推金融與產業的深度融合
當前,廣州進入后財富論壇時代。林濤代表建議,作為改革的前沿陣地,廣州應繼續在改革、開放、創新等方面走在全國前列,特別是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等方面,繼續為全國提供新經驗。
圖為2017廣州《財富》論壇現場
“未來是廣州發展的黃金期、窗口期、機遇期,發展方式從注重規模速度向更加注重質量效益轉變,人民群眾從滿足生活基本需求向追求更高生活品質轉變。”林濤指出,要善于觀大勢、識大勢,主動對接國家戰略,在重大方向和政策上統一思想、統一意志,推動產業、消費、管理、環境等方面的系統升級,多維度多層次實現城市競爭力升級,更加注重創新發展,優化動力結構、產業結構、要素結構,促進科技、產業、金融有機融合,真正使創新成為發展的第一動力,注重開放發展,在更高層次運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推進廣州全方位高水平對外開放。
在產業方面,林濤表示,堅持發展和發力IAB產業,正成為廣州拉動城市經濟的突圍之舉。他建議,各區應制定切實可行的產業扶持和科技創新系列政策,在稅收、資本和人才資源等方面給予一定傾斜和支持;加快招商辦事速度,簡化產業龍頭落地流程,形成“廣州發展新速度”。
林濤表示,南粵基金將立足服務實體經濟發展,進一步發揮自身資源整合優勢,推動金融與產業深度融合,用好產業扶持和科技創新系列政策,廣泛吸引社會資本投資高新技術和新興產業領域,切實助推區域企業發展壯大和產業轉型升級。
相關鏈接:http://gd.ifeng.com/a/20180111/6298434_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