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0日,是我國第37個教師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要把發展科技第一生產力、培養人才第一資源、增強創新第一動力更好結合起來,發揮基礎研究深厚、學科交叉融合的優勢,成為基礎研究的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軍。
產教融合是一種創新形態,能夠突破教育與產業之間的藩籬,貫通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和創新第一動力之間的聯系,可以有效集聚各方創新要素,有效提升科技創新的能力和實效,助力科技自立自強,進而更加突出創新的核心地位和引領作用。
現實地看,我國擁有完整的產業體系、強大的工業配套能力,以及世界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但產業和教育仍呈現出各自為營的態勢,產教之間缺乏良性互動,融合發展的格局尚未形成,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高質量發展需求側不同程度地存在“兩張皮”現象。
南粵基金致力通過市場機制和平臺作用,優化資源配置,激發創新動能,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有機銜接,引導高校、行業、企業、科研機構等組建產教融合聯盟,搭建促進產教供需對接等服務平臺,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一體發展,促進科技成果及時轉化和產業化,形成基礎研究、應用開發、成果轉移和產業化的完整鏈條,為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供助力,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創新的源頭活水。
以產教融合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物流業一頭連著生產、一頭連著消費,在市場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凸顯”。物流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重要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作用,構建現代物流體系對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培育強大國內市場、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意義重大。
5月13日,南粵基金聯合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和立東升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舉行現代物流產學研融戰略合作簽約暨示范基地揭牌儀式。5月31日,南粵基金還與湖南省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湖南建工集團、中國工商銀行湖南省分行、中國建設銀行湖南省分行,共同發起設立總規模達200億元的現代物流產業發展投資基金。
南粵基金聯合各方充分發揮各自平臺資源和品牌優勢,深化產教融合,重點圍繞現代物流產業發展、學科專業建設、投融資創新開展產學研融全面合作,整合政府、高校、企業、金融機構等社會資源,打造物流領域協同發展共同體,全面支持打造國家現代物流區域中心,為現代物流產業高質。
以產教融合助力經濟轉型升級
當前,直播電商成為傳統消費業態和經濟轉型的重要引擎,也是全社會普遍關注的市場熱點。直播經濟因此迎來了飛速發展,尤其是在線直播同供應鏈相結合,加速形成了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泛零售業”,成為經濟發展新亮點,并開始衍生出更多新業態。
在2020直播電商產業年會上,南粵基金與廣東財經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九州傳媒進行校企合作簽約。三方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廣州市直播電商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為指導,以校政行企深度合作、多元協同創新、產學研創聯動為基本路徑,推動數字經濟和直播經濟產業發展,為實現廣州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貢獻力量。
南粵基金創新運用平臺優勢,深化產教融合,推動互聯網創新應用、媒體融合、產業互聯、高校資源優勢互補,更大限度打破產業的時空界限,協力打造直播電商“人、貨、場、融”產業新模式,促進直播電商全平臺與全產業鏈的協同合作、相互賦能,推動直播電商行業高質量發展,助力廣州加快建設中國電商直播之都和國際商貿中心。
以產教融合賦能高端人才培養
教育作為培養人才之本,需要在與產業融合中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推動產業人才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對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需求,亟需校企合作深化產教融合,共同推進培養模式創新實踐。
今年5月,南粵基金與廣東財經大學正式舉行校企合作授牌儀式,共建MBA產教融合基地。雙方圍繞貫徹落實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和新時代高質量發展需要,充分發揮南粵基金品牌優勢和綜合賦能平臺作用,緊密結合廣財法商學科特色,共同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建設產學深度融合聯合培養創新機制和平臺,打造校企共同體提升人才供給質量,推動學科專業建設與產業金融融合發展相適應,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人才智力支撐。
在MBA產教融合基地,南粵基金與廣東財經大學通過“學校理論+企業實踐學習”、“精準需求+行業定制化”、“導師組+學徒制”、“項目參與+案例分析”等創新培養方式,攜手培養一批精管理、懂財務、通法律、善經營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急需的創投行業高級管理人才。經過層層選拔,18位優秀學生已成功入選首期MBA創投方向高層次人才聯合培養實驗班。
此外,南粵基金還與國內多所高校共建專業實踐基地,構建協同育人體系。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產教融合發展意義重大,任重道遠。南粵基金將以助力廣州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建設為契機,發揮城市承載、行業聚合、企業主體作用,促進教育、產業要素集聚融合、優勢互補,打造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