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顯示產業是信息時代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對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造競爭新優勢、實現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南粵基金把做大做優做強新型顯示產業作為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發力點,充分發揮綜合平臺功能優勢,圍繞全方位服務超視堺8K和廣州國顯兩大百億級新型顯示產業項目,集聚資源要素,促進產學研用金融合發展,構建了大小屏幕、超高清、柔性顯示等新型顯示產業鏈條,為廣州加快邁向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顯示之都”提供了有力支撐。
12月20日,廣州國顯(維信諾)全柔AMOLED模組生產線正式點亮,標志南粵基金完成了從大屏到中小屏、從剛性屏到柔性屏、從8K超高清到全柔AMOLED的“全屏”布局,對增強新型顯示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從6英寸到75英寸,實現“大小通吃”。電視面板大尺寸化趨勢愈加明顯,研究顯示過去10年電視市場的平均屏幕尺寸在以每年1英寸的速度增加。同時,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車載移動終端及可穿戴設備等智能終端產品的發展,市場對中小屏幕的需求逐漸提高。總投資610億元的超視堺8K項目定位于超高清超大尺寸顯示等產品,主要生產65英寸和75英寸產品,是改革開放以來廣州單筆投資總額最大的先進制造業項目,也是目前全球最先進的顯示器項目。總投資112億元的廣州國顯項目則是廣東首條全柔AMOLED模組生產線,覆蓋了6—18英寸一系列高端產品。
從“玻璃”到“塑料”,達到“剛柔兼濟”。鑒于制造選材差異,采用玻璃等作為保護基板封裝材料的傳統OLED被稱為剛性屏,因其性能高度可靠,工藝技術成熟,目前在顯示領域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并仍將使用較長時間。相比而言,選用塑料作為基材的柔性OLED打破了固有技術,創造多種屏幕形態,可彎曲、折疊、柔韌性佳,同時具備輕薄的體積、較低的功耗、耐揉搓的特性。隨著技術不斷成熟,可折疊、可卷曲屏幕成為面板的新趨勢,以廣州國顯為代表的全柔顯示行業迎來全新發展時代。
從“8K超高清”到“全柔AMOLED”,練就“多技傍身”。南粵基金通過“產業投資、產融結合、產城融合”等創新模式,推動中國新型顯示產業的技術、產業協同、人才等方面綜合提升,實現新型顯示技術多元化發展,在8K超高清、柔性顯示等領域進一步提升國際競爭力。目前,在5G技術迅猛發展的時代背景下,8K技術更是迎來了發展浪口,8K+5G直播便是其應用領域的“先鋒”之一。業內人士分析,基于柔性電子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在折疊屏手機走向大眾市場之后,2021年有可能成為全柔性屏在各行各業走向普及、柔性交互走向正式商用的元年。
當前全球顯示產業的競爭,已不僅是核心技術與資本的單一維度競爭,更必須聚焦于產業鏈的“掌控力”,誰能形成產業鏈的集群和供應鏈的紐帶,誰就能占據價值鏈的高端。南粵基金正按照“龍頭項目—產業鏈—產業集群—產業生態圈”發展戰略,積極擁抱5G、人工智能等產業大潮,全面布局新型顯示產業鏈,全力融入電子信息產業鏈高端和價值鏈核心,助力廣州乃至粵港澳大灣區搶占全球新型顯示版圖發展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