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以來廣州最大單筆投資項目——富士康超視堺8K項目主體封頂,國內單個項目規模最大的智能制造產業基金設立,世界首例3D打印個性化定制“人工椎體/椎間盤一體化”植入手術成功實施……這些見證和助推廣州這座偉大城市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的一個又一個激動人心的鼓點,與南粵基金——廣州首個區級政府投資基金三年來奮發進取、開拓創新的足跡,在這屆華南最具影響力的金融盛會上交匯融合。
服務地方經濟轉型發展,連年獲政府褒獎;深耕戰略新興產業,擦亮中國3D打印新名片;涉足金融平臺與產業鏈協作深水區,探索業態新發展。在第七屆金交會上,蓄勢三年的南粵基金甫一亮相,就贏得了各界的廣泛關注:任學鋒書記、溫國輝市長等省市領導專程視察南粵基金展廳,中新社、人民論壇網、南方日報、廣東廣播電視臺、第一財經、界面新聞、鳳凰網等中央省市主流媒體專題采訪。
林濤董事長接受中新社、廣東廣播電視臺專訪
恰逢南粵基金發展新時期,金交會成為這支地方金融生力軍展示全新形象的大舞臺,更是南粵基金揚帆再起航的新起點。
成就:支持區域經濟發展 連續三年獲政府褒獎
6月22日,在第七屆金交會增城館開館儀式上,南粵基金被授予“2017年度支持增城經濟發展特別貢獻獎”。廣州市增城區副區長尹博望向南粵基金董事長林濤頒發獎牌。
尹博望副區長(右一)向林濤董事長(左二)頒發獎牌并合影留念
金融創新獎、金融貢獻獎……迄今為止,南粵基金已連續三年受到增城區政府表彰,并再次榮獲“支持增城經濟發展特別貢獻獎”。沉甸甸的榮譽背后,是南粵基金深入推進金融與產業融合發展,助推廣州IAB、NEM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實打實的干勁。 扎根增城,服務增城。南粵基金用三年時間踐行承諾和使命,用實際行動和優異成績來回報黨和政府的信任和囑托。2016年12月30日,總投資610億元的富士康超視堺8K項目簽約落戶廣州增城。2017年3月1日,項目開工。今年6月底,該項目主體結構就要封頂,開創了舉世矚目的“廣州速度”。 南粵基金作為該項目的財務顧問,在關鍵的項目設備采購的430億融資環節,用時不到一年。用鐵的事實,證明了政府投資基金在服務實體經濟,服務科技創新,服務招商引資方面是不辱使命、不負所托。 深耕:再度領投華鈦三維 打造中國3D打印新名片 創新驅動發展,資本助力創新。在國僑辦和增城開發區共建的華僑創業基地——僑夢苑夢工廠,增城本土引進的第一個高新技術產業化的院士創業項目——華鈦三維,全稱“廣州華鈦三維材料制造有限公司”,在南粵基金天使投資下迸發出前所未有的驚人能量。 成立不到一年,華鈦三維與南方醫院聯合澳大利亞技術科學和工程院吳鑫華院士領導的莫納什大學增材制造研究中心,合作完成世界首例3D打印個性化定制“人工椎體/椎間盤一體化”植入手術,患者現已恢復并正常上班工作,標志著中國3D打印植入物技術在骨科醫療領域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同時,華鈦三維聯手中外一流金屬3D打印科學家和高端裝備制造專家,經過6個月夜以繼日的共同努力,成功研發制造出世界第一臺金屬3D打印醫療專用機,并在增城僑夢苑試車成功。
本屆金交會開幕當天,南粵基金在本輪作為領投方與華鈦三維簽署投資合作協議,繼續全方位支持項目發展,讓院士創業項目成長為增城僑夢苑,乃至中國3D打印領域一張閃亮名片。
拓新:進軍產業鏈金融 探索新業態新發展
唯有開拓向前,方能創造傳奇。產業鏈金融被稱為供應鏈金融的4.0,解決了物流、信息流、資金流、資產等“多流合一”,將服務的范疇擴大,延伸至上下游的產業圈。這種全新業態正處在重要“銜接期”,將會給政府基金乃至整個金融業發展帶來新的無限機遇。
6月22日,南粵基金與國家級產融結合雙創平臺——中企云鏈在金交會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正式宣告向產業鏈金融領域進軍。中企云鏈,多年來致力于打造大企業與供應鏈上中小企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共同發展的鏈屬生態圈,全方位服務于產業鏈上每一個經濟體。
南粵基金與中企云鏈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雙方戰略合作,將實現資源共享互通,進一步促進傳統產業與互聯網、與金融的相互融合,為大型企業提供供應鏈金融管理服務,通過盤活大企業優質信用資源,解決大企業財務費用居高不下、企業三角債及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促進產業鏈上的企業提質增效,實現共同發展。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6月24日,歷時三天的第七屆中國(廣州)國際金融交易·博覽會即將落幕。走下精彩舞臺的南粵基金人,即將以歸零的心態、翻篇的姿態、奮發的狀態開啟南粵基金跨越發展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