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高清_欧美xo影院_18岁成年人网站_美国人做爰视频很爽_一级少妇淫片免费观看_国产真实乱对白精彩久久

【南粵參考】合肥:勇當科技創新的開路先鋒

發布時間:2021-03-18來源: 中國周刊網


圖:全國人大代表、合肥市長凌云(右一)


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近年來,合肥市堅持創新核心地位,聚焦“四個面向”,久久為功下好創新“先手棋”,加快構建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資本鏈“四鏈融合”的創新體系,以創新聚變助推產業裂變,以產業裂變帶動經濟質變,走活高質量發展“一盤棋”,經濟發展持續跨越趕超。2020年,合肥市GDP總量突破萬億、躋身全國城市20強,位列全球科研城市20強,創新成為合肥最鮮明的城市氣質、最強大的發展底氣。

3月10日,記者采訪了全國人大代表、合肥市長凌云,她向我們介紹了創新之城的“創新密碼”,描繪了創新高地的“創新藍圖”。



 扭住創新“牛鼻子”  勇擔“國之重器”建設使命


基礎研究是創新的源泉,產業發展是創新的追求。基礎研究的“最先一公里”和成果轉化應用的“最后一公里”,這“兩個一公里”是創新的“牛鼻子”。誰牽住了“牛鼻子”,誰就掌握了長遠發展主動權。

全國人大代表、合肥市長凌云介紹,從五十年前,合肥與中國科技大學結下情緣開始,引入“國字號”科研機構的步伐從未停歇、越來越大,中科院、清華、北航、哈工大等大院大所紛紛在合肥這個古時兵家必爭之地落子布局,先后建成世界一流的同步輻射、全超導托卡馬克、穩態強磁場3個大科學裝置,啟動建設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等4個大裝置,加快預研先進光源等4個大裝置,依托這些“硬核實力”,合肥成功獲批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國家實驗室首批掛牌,培養匯聚了一批領軍型科學家和頂尖創新團隊。墨子傳信、悟空探秘、熱核聚變、鐵基超導、九章計算,一批從“0”到“1”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原創成果競相涌現。

“立足新發展階段,合肥將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全力服務保障‘國之重器’,在量子科學、磁約束核聚變科學、腦科學與類腦科學、生命科學等前沿基礎研究領域形成更多引領性原創成果,為科技強國建設作出更大合肥貢獻”,全國人大代表,合肥市政府市長凌云表示。


“科創+產業”和弦共振  創新成果加速跑向應用場


去年7月,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中國資本市場“量子科技第一股”正式誕生。上市首日,國盾量子最高漲幅達到10倍,刷新了科創板以及A股單日漲幅歷史,合肥也以新增7家的成績,成為去年全國省會城市中科創板掛牌企業最多的城市。科大訊飛、國盾量子、科大國創、華米科技等一大批“科大系”企業,是合肥與中國科大半個世紀“傾城之戀”,在“科創+產業”上持續收獲的碩果。

創新是合肥最鮮明的城市氣質。凌云指出,每一座城市的發展都有其獨特的路徑,科技發展制高點如果是“星辰大海”,那產業鏈關鍵點就是“腳踏實地”。這些年,合肥做成了很多看起來很難的產業:直指“缺屏”之痛與京東方“攜手”、實現國產DRAM芯片量產、蔚來中國總部落地……這些都只是合肥“芯屏汽合”布局中的一個個鮮活故事。“芯屏汽合”是合肥產業發展方向的選擇,即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汽車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以及人工智能技術與先進制造業的融合。凌云說,“創新投入是要算‘大賬’和‘長遠賬’的,在發展產業上亦是如此。我們以十年為培育周期,對重大產業項目進行長周期投入產出分析,通過‘基金+產業’‘基金+項目’‘基金+基地’的形式,構建一個全生命周期的、創新成長的產業生態,讓一只基金帶動一下項目,一個項目撬動一產業,一個產業構建一個生態,讓一批核心競爭力企業在肥扎根,讓合肥的產業集群更有競爭力。”

“十三五”,合肥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年均增長25%、有效發明專利年均增長28%。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持續增強,已建成54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8家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數量均居全國省會城市首位。2013—2020年,合肥戰新產業占工業比重由28%提升到近52%。戰新產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工業比重分別提高20.6、11.2個百分點。現在的合肥,正聚力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等產業,深入實施“2833”產業集群培育工程,在產業創新的道路上篤定前行。


包容開放擁抱創新   全球創新網絡有我身影


今天,科技創新活動已不斷突破地域、組織、技術的界限。2020年7月,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重大工程安裝啟動,ITER計劃是全球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科研合作項目之一。作為ITER中國工作組重要單位之一,中科院合肥研究院讓“中國設計”和“中國制造”應用于ITER國際大科學工程項目,創造多項第一。“近年來,我們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成立國際聚變能聯合中心、中俄大氣光學聯合研究中心,集聚世界領先研究力量共同開展科技攻關,累計建設國際科技合作基地達52家,其中國家級就有14家。”凌云表示。

工業和信息化部與安徽省共建的“中國聲谷”在2020年實現了千戶企業、千億營收的成長目標,在量子計算、機器視覺、生物識別、深度學習等核心技術領域持續突破。“很多人工智能的創新者是‘循聲而來’的。目前智能語音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已經聚集了超160萬個開發者團隊,累計覆蓋終端用戶數超30.2億戶,AI大學學員總量超42萬人,總應用數超過93萬個,這是我們面向未來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的重要‘底氣’。我們要繼續把中國聲谷這個品牌立起來,打造世界級的人工智能產業地標”,凌云說。

主動擁抱開放、包容聚合力量,城市的發展突圍亟須創新突破。當前的合肥,正在全力建設以量子中心、科大硅谷、中國聲谷、環科大知識經濟創新帶為核心的創新高地,主動鏈接全球創新網絡,疊加整合創新、產業鏈上下游創新、產業生態式創新。“除了中國聲谷,合肥還有‘星羅棋布’的中國網谷、中國安全谷、中國肽谷、中國環境谷,與城市另一邊的安徽創新館、濱湖國際科學交流中心等遙相輝映,全域創新格局更加廣闊,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生態更加完備”,凌云說。


圖:合肥市天鵝湖畔

創新成為城市鮮明氣質   與創新創業者同行逐夢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科技是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企業賴之以贏,人民生活賴之以好。合肥不沿江、不靠海,沒有獨特的自然稟賦,正是創新讓合肥從氣質到外形“蛻變”。

這里,有一流裝置,讓科學家潛心探索。吸引以量子“GDP”為代表的全球頂尖科學家、以“哈佛八劍客”為代表的海外高端人才在合肥仰望星空、探索未來。目前在肥服務“兩院”院士累計達135人,入選各類人才工程項目的高層次人才4000多人。合肥將繼續積極服務保障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讓更多高層次人才匯聚合肥、施展抱負。

這里,有戰新產業,讓企業家安心創業。合肥以產業需求為引導,由應用基礎研究的領軍科學家掛帥、產業創新領域的一流創新團隊為支撐,整合組建創新聯盟提升“揭榜掛帥”、定向委托的實戰成效。合肥把增強高質量發展政策體系的導向作用,疊加到財政政策、國有資本撬動社會資本形成政策集成供給,助力科技成果的就地交易、就地轉化和就地應用。

這里,是養人地方,讓年輕人向往留戀。合肥把牢人民城市根本屬性,讓各類人才在肥“詩意地棲息”,來了就不想走。合肥已連續三年入選“魅力中國——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榜單前10位。

凌云市長告訴記者:“合肥將圍繞人才成長全周期,接續實施人才激勵、綠色通道、住房保障等招才引智政策,精準招引知名高校、大院大所共建國際學校、國際醫院,全力推進駱崗生態公園、環湖十大濕地建設,打造最美巢湖名片,努力讓創新之城合肥為各方英才筑夢之地、圓夢之城”。


免責聲明:本欄目文章,均是轉載或者摘要刊發,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公司并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如有侵權請留言,我們會盡快刪除處理。

微信公眾號

關于我們
集團簡介
領導致辭
組織架構
企業文化
新聞中心
集團動態
媒體聚焦
成員動態
企業視頻
黨的建設
思想引領
工作動態
群團建設
南粵視角
政策法規
南粵參考
行業趨勢
業務布局
產業基金
股權投資
城鄉發展
金融服務
合作伙伴
金融類
產業類
智庫類
加入我們
招賢納士
聯系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余市| 邯郸县| 铜山县| 桂平市| 四川省| 清涧县| 岳普湖县| 淮北市| 黄陵县| 济南市| 双柏县| 青浦区| 荣成市| 垫江县| 吉木萨尔县| 屯留县| 巨鹿县| 西平县| 阜康市| 闸北区| 荥阳市| 崇阳县| 奇台县| 吴川市| 西畴县| 马龙县| 固阳县| 航空| 昌邑市| 无极县| 金溪县| 喜德县| 福海县| 庄浪县| 南靖县| 青浦区| 平谷区| 石狮市| 嘉兴市| 龙胜| 吉首市|